郑州市工商联

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首页 > 区县(市)工商联

巩义市助力中小企业 凝聚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13-11-28 文章来源: 作者: jt

近年来,巩义市在助推中小企业发展上苦练内功,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加强政策引导,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推动全市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截止目前,巩义市中小微型企业数量已达8000多家,吸纳社会就业近15万人。近期,我市被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企业战略专业委员会和《经济学家周报》联合授予“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称号。

优化环境助发展。一是优化扶持环境。经过严格筛选,确立30家双扶企业、20家中小企业作为“扶优扶强”对象,在政策、科技、项目等方面重点扶持,帮助骨干企业迅速壮大。二是优化服务环境。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取消、停止和降低的15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落实执行到位;升级改造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简化缴纳程序;制定出台政策,对新建企业3年内减免权限内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优化法制环境。深入开展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治理,强化驻企警务室职能,及时消除了企业周边治安隐患;积极开展送安全入企业活动,先后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件(次),提供安全防范常识和警示信息400余条(次)。四是优化配套环境。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区铝合金交易市场项目建设工作;加快西部路网及G310国道等9条道路工程进度;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燃气等配套项目建设。

健全机制促扶持。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实施体制改革,对产业集聚区和乡镇进行套合设置,凝聚更多力量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强落实目标责任制、三位一体分级分包责任制、协调推进机制等制度,强化督导考核,引导全市各部门提前谋划安排工作,超前服务企业。二是搭建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了铝及铝精深加工等3大工业主导产业行动计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商贸服务业等2大产业转型升级意见,完善扶持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该市中小企业初步形成了3大主导产业(耐材、铝及铝加工、装备制造)引领发展、8个支柱行业(耐火材料、铝及铝加工、装备制造业、煤炭电力、特钢、电线电缆、化工化纤、食品医药)日益壮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增加的优势发展格局。三是营造良好氛围。每年组织召开大会,对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提高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承接产业转移、为企业服务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四是落实扶持资金。优先安排企业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先后组织50多家企业,向中央、省、市财政部门申报各类项目资金1亿多元,实际到位资金7000多万元。

深化服务解难题。一是破解用地难题。积极申报省、市重点项目,确保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积极“腾笼转凤”,引导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兼并落后产能;积极挖山填沟创造工业用地;协调耕地指标置换建设用地。二是化解用工矛盾。深入到150余家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及时了解分析当前企业用工情况,分类排出人才需求。加强宣传,刊发用工相关信息10篇,被《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多次转载,营造出浓厚的招工氛围。积极开展招聘活动,举办大型招聘会3场,基层招聘活动13次,组织招聘单位62家,吸纳500余人/次就业。三是开展银企对接。定期召开金融运行季度分析会,积极组织银行深入企业调研,开展银企洽谈对接系列活动,共为344家企业有效融资17.33亿元。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工作调查,筛选3家专利权质押贷款企业开展工作。通过支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行业协会开展企业间的多户联保、企业实施战略重组、企业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破解企业、项目融资难题。四是提升企业管理。举办主导行业发展论坛及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座谈会,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开展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对市工业大会确定的38名青年企业家,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集中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企业管理素质。积极推动成立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把全市企业家凝聚起来,形成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