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11 文章来源: 作者: jt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不仅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工商联大力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机关形象的迫切需要。2013年以来,新郑市工商联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商联组织的吸引力、积极扩大工商联的社会影响力、有效提高工商联服务发展的能力,切实发挥工商联在协助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助手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1、以发展会员为主线,稳步壮大工商联队伍。新郑市工商联建立了会员数据库,实时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基本情况,为发展会员企业打好基础。工商联始终注重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重视会员队伍建设,注重商会领导班子素质的提高。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重点发展一批经济实力强、思想觉悟高、热爱工商联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入会,会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会员队伍稳步壮大。4月份,新郑市工商联召开了第四届二次执委会,通过选举,新入会13名会员,副主席2名,副会长8名,执委3名,有力地促进了工商联乃至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指导基层商会建设,有效推进。新郑市工商联注重抓好乡镇分会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组织建设延伸到基层,扩大覆盖面,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巩固。目前,新郑市辖的3乡9镇3个办事处,全部成立了工商联分会,基层分会实现全覆盖。各乡、镇、街道基分会达到了“四有”,即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同时,工商联帮助分会建立健全各类制度,完善自我监督,把分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如何使其有名有实、有为有位上,积极探索工商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3、以创建全国“五好标准工商联”为目标,提升工商联凝聚力。新郑市工商联按照全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标准和“一个设立,五个有”的目标,积极筹备,创建全国工商联示范点。全国、省、市工商联领导多次到新郑检查指导,充分肯定了新郑市委、市政府对工商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认为工商联在积极搭建非公企业与市委市政府联系的桥梁、着力服务会员企业、促进“两个健康”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为非公经济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9月份,新郑市工商联参加了在宜昌召开的全国县级工商联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授牌大会,会上全哲洙部长亲自给新郑授牌,并对新郑开展的工作给予表扬。
4、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一是坚持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干部素质。继续坚持周一集中学习制度,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学习了党的十八和党风廉政建设和法律方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围绕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善并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全员参与,扎实开展一学三促活动。工商联紧密结合“一学三促”活动,扎实开展工作。并深入企业调研,征集企业对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不断提高工商联工作效率。
5、以筹建工商联大厦为依托,提升工商联影响力。
为了提高工商联服务非公有制经济质量和水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今年以来,新郑市工商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将工商联商会大厦的建设列为重大项目,积极开展调研筹划,提出实施方案,结合企业对筹建商会大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由工商联牵头,到外地考察学习商会建设经验,明晰建设思路,在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多渠道融资建设商会大厦,走聚集民营资本建设商会大厦之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郑市工商联大厦筹建工作已经启动。大厦位于中心城区新区中华路路西,中兴路路南,在政府统一规划的CBD区域内。集办公、会议、接待、会展、培训、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综合功能为一体,投入使用后,通过实施总部经济,每年将为新郑增加财政收入2亿多元。目前商会大厦筹建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