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工商联

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首页 > 区县(市)工商联

关于发展楼宇经济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8-12-29 文章来源:二七区 作者: 二七区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发展程度成为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实力、财富集聚的重要标志。楼宇经济的兴起,突破了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匮乏的空间限制,拓展了城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是推进第三产业和城市经济做优做强的重要突破口。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培育和发展楼宇经济作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受到城市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青岛、厦门等地更是将其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宣传、推介、扶持和服务楼宇经济。面对土地、空间、资源、环保等要素的制约,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已成为集约利用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迫切要求和紧迫任务。

    因此,结合二七区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做精楼宇经济的品牌一是要明确目标定位。着力在培育楼宇的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形成重点楼宇、一般楼宇和特色楼宇三级楼宇发展梯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承接更多的空间资源和集聚优势。二是要强化规划引导。要坚持高品质规划,统一布局楼宇经济功能区块,加强对楼宇项目在选址定点、楼宇设计、产业布局、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划引导,合理搭配不同类型、功能楼宇的比例,同时要加快公建设施的建设以及餐饮、消费等商业商务配套的完善,形成更多的高品质楼宇经济发展载体。三是要注重对外宣传。要高度重视楼宇经济的品牌和商誉,突出对政策、楼宇、入驻企业的宣传推介力度,要通过楼宇经济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公众和商家了解发展楼宇经济的优势和决心;通过对在建和建成楼宇的形象宣传,让我各个商务楼宇的功能特色更加鲜明,更有影响;通过对入驻企业的宣传,构建楼宇产业的生态链,吸引上下游产业项目的入驻,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楼宇知名度。四是形成工作合力。要全面整合各街道、工商、税收、招商等信息资源,建立全楼宇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对楼宇资源现状分布、功能定位、经营主体、物管公司,入驻企业的产业结构、经营业态、税收归属、产出率,以及企业进出变动情况等信息实行动态监管,定期分析楼宇经济的发展态势。

       二做足楼宇资源的增量一是新增楼宇要快建优用。对在建楼宇项目要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盯目标、盯进度、盯节点、盯成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入、早见效。二是现有楼宇要提档升级。大力推进现有楼宇、老旧楼宇、旧厂房、专业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扩容楼宇资源空间,积极培育楼宇增量空间,为楼宇经济打造新增长极。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业主对楼宇的房屋立面、配套设施、内部环境进行有机更新,提升楼宇的档次和品质。三是社会楼宇要整合利用。要切实加强与个人楼宇业主的密切联系,跟踪项目建设进程和楼宇招商情况,充分挖掘,为我所用。要加强对政策、合作模式的研究探索,争取有所突破。要充分整合全的楼宇资源,加大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力度,高效利用好有限的楼宇资源。

       三做强楼宇经济的特色一是要注重特色产业的招引。要注重发挥信息、资源、项目、成果“四共享”及市、区、部门、街道“三联动”机制,坚持量质并举、资税并重的思路,充分结合楼宇的产业定位和业态布局,择优招引能量大、效益好、体现城市集聚功能的境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区域性总部和销售中心、研发中心,不断提升招商成效,提高楼宇的入驻率、注册率和贡献率。二是注重特色楼宇的培育。要以商务商贸、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科技研发等产业作为主力业态,重点培育一批金融服务型、中介服务型、科技研发型、现代传媒等特色楼宇。要加大“腾笼换凤”工作力度,通过产业选择和引优汰劣,引导楼宇产业有机更新,突出上下游企业和同类企业的集聚,打造并打响特色楼宇的品牌。三是注重特色商圈的打造。要坚持以楼兴商、以商促楼的思路,加快推进楼宇与商务区、城市综合体、高校的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楼宇与商业商务的融合互动,打造特色楼宇集群和商圈。

       四做优楼宇经济的管理一是要优化政策。政府层面要结合我楼宇经济发展的实际,主动借鉴兄弟城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研究并完善我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扶持意见,突出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设立楼宇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产业扶持、房租贴补、楼宇更新、业主和物管奖励等。街道层面要建立健全对开发商、楼宇业主、物管公司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楼宇业主、物业公司、入驻企业”三方联动的考核奖励扶持体系,激发各方积极性。二是要强化楼宇精细管理。要探索楼宇管理的新途径,推进“楼宇社区”建设,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五进楼宇”,搭建涵盖政策宣传、企业登记、民政事务、劳动保障、非公党建、群团组织等多方面服务内容的综合平台,为楼宇企业、企业员工提供主动化、个性化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发展楼宇经济考核办法,明确各街道、部门在保障楼宇经济发展中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建立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并与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三是加大协税护税工作力度。要尽快理顺内企业街道间流转的税收和属地管理问题,及时出台相关制度,形成协税护税一致对外的工作机制,减少街道间的内耗。要完善协税护税审核流程和企业外迁考核奖惩,筑牢“拦水坝”,减少和防止税源收入较好的企业外流。要密切关注在我纳税的异地发展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稳住并留住税源,同时加强与外迁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努力争取外迁企业“回巢”发展。